
  

鎖上一切記憶 永遠不再想起
情書與照片今晚要毀棄藏在舊夢裡
鎖上一切憂鬱 永遠不再存疑
愛情的殘痕今晚要洗盡 我已不再不再想你
鎖上我的記憶 鎖上我的憂鬱 永遠不再想你
怎們能夠想你 不能再想你
只剩我擱淺的心 在千年的孤寂裡

 鎖上記憶/李宗盛

燃燒吧小宇宙 |
2010-04-29 09:41:31 |
寧可被火燒盡,不願人生朽壞
為什麼台灣還有六千多位社工在高度壓力、在惡劣工作條件下持續
用大愛與專業付出…
若不是出於使命感?還會是什麼
響起 舒氏名言:可以一邊幫助人、一邊有錢可拿,真是太幸運的工作!
|
|
|
|
「真」話 |
2010-04-29 09:34:55 |
再看了一次,還是覺得很感動
不知該節錄哪一段…… 還是完整貼上來好
這些天,很多對我的指責是「對社工的要求太高了,你自己做得到
嗎?」我是老師,難免會希望學生更好。
我是自我鞭策的實踐者,目前我也義務地帶著廿多位社工,他們分
別從事街友、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訪查、身心障礙者就業安置、隔
代教養等工作。多做,總是比少做好,「寧可被火燒盡,不願人生
朽壞」,這是我投入社工的自我期許。
社工界的朋友,你一定會覺得我在唱高調,不能同理心體諒社工的
苦。但對於弱勢者,他們的苦如果沒有社工體諒與幫助,那是何等
的痛苦!
我還是要講真話,這行業又辛苦又無法領高薪,但是如果有一天你
救了一個生命,挽救了一個家庭,你就能體會為什麼台灣還有六千
多位社工在高度壓力、在惡劣工作條件下持續用大愛與專業付出。
|
|
|
|
茱 |
2010-04-29 09:24:27 |
做得好是應該,是本份,是使命
對得起良知
(反之,假若你不用心,你就沒有心!)
人都已經死了、出事了……就不要拿有的、沒的作「擋箭牌」
千錯萬錯都是體制的錯、程序的錯、人力不足的錯
就都不是你第一線疏失的錯?
承認錯誤有這麼困難嗎?
如果死不認錯、死不面對(硬要逃避)自己的問題…
…同樣的錯就有可能繼續再發生
這次事件,曹小妹求救訊號、強烈、數次、極明顯
又不是灰色模糊地帶、又不是……(根本沒有能搪塞藉口之處!)
|
|
|
|
茱 |
2010-04-29 08:48:13 |
韻韻
妳說不忍苛責
然而,事實上發生了需要「被指出疏失、錯誤」
尤其人命關天,之時
不論我們指責的對象是誰,就事論事,我們還是要指出
|
|
|
|
阿季 |
2010-04-29 08:42:30 |
晶晶
妳說得很對
沒有使命感,社工和老師就會失去熱情
使命感是甚麼?
使命感就像宗教精神、公益精神
就算待遇低、福利差,我一樣願意投入我的熱誠和愛
不是〝政府沒把我照顧好,所以我也不願或沒能力把個案或學生照顧好〞這種論調
使命感有人是天生
有人是環境培養出來
像你們來到桃花源,如果願意虛心接納課程
並願意敞開自己 受到我的人格特質的影響
你就很自然會有使命感出來
|
|
|
|
晶晶 |
2010-04-28 23:58:59 |
有一種熱情叫堅持
有一種選擇叫覺醒
有一門功課叫做找自己
回頭終於明白
勇敢是帶著恐懼往前走
愛可以穿透孤獨與分離
................
學校最近在辦一場研習
分享輔大已退休中國文學老師謝錦的紀錄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YdxG7EyI78
..........................................
喔,原來悲劇是這麼一回事…
原來文化和傳統會讓個體受到這麼苛刻的桎梏…
原來挫折是如此在灼傷一個人的靈魂…
原來人的情緒和心理是這樣在運作著…
原來可以用這樣的態度面對問題…
原來生命就像一隻逆風飛翔的老鷹…
原來我們仍充滿著選擇的自由…
原來帶著恐懼往前走就是勇敢…
原來存在的本質富有無窮的生機與可能性。
與大家分享
|
|
|
|
樹 |
2010-04-28 23:50:59 |
有人看多了人間悲慘
選擇讓自己麻木
有人看多了人間悲慘
卻讓自己的慈悲更增長
這中間的關鍵會是什麼呢?
|
|
|
|
樹 |
2010-04-28 23:47:58 |
煙槍推:
三十萬耶!(有沒有要抽獎才能拿到啊?)
希望這筆錢能夠加強你戒煙的動力
讓你一舉成功
加油
|
|
|
|
樹 |
2010-04-28 23:45:58 |
最近常常聽到平平想要養狗
我之前也養過狗
所以有一些體會
其實光是要養一隻狗
飼主就得要做好照顧牠一輩子的準備
更何況是一個小孩
要注意,操心的事更多上數十倍
這是一個雖甜蜜,但不得不慎重嚴肅以對的負荷
|
|
|
|
西西 |
2010-04-28 23:31:49 |
看到我家小妹的孩子
看到貝殼家的荳荳
我捫心自問
如果我生了小孩
會不會可以保持愛孩子的初衷
健康平安快樂就好
如果自己煩了 厭了 累了
孩子是退不回去的了
他就是跟你一輩子的了
|
|
|
|
晶晶 |
2010-04-28 23:27:48 |
現在很多父母都是沒有準備好就當了父母
就像老師常說的
沒有上過一堂溝通的課
沒有看過一本教育的書
然後就用自己長大的那一套來教小孩
負面 狹隘 傳統 保守 批評 指責 抱怨
看似永遠化解不了的怨與不滿
感覺不到愛
只有錯愛與傷害
看到很多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
就知道幸福的小孩沒幾個
|
|
|
|
晶晶 |
2010-04-28 23:17:07 |
很多社工對於工作的缺乏熱情與使命感
就像很多老師缺乏愛心與使命感是一樣的
當我們被指出問題時
會習慣性的防衛及為自己辯護
但如果好好的檢討與反省
自己的確有這樣的問題及不足之處
既然被指出就應該放下面子問題好好改變
另外一個重點就是
指出問題不代表否定其他好的表現
所以就不需要再爭辯
也有熱情認真的社工
也有愛心付出的老師
為了進步就是要看到盲點 缺點並勇於改進
不論是社工 老師 或者是個人
都是一樣的情況
|
|
|
|
西西 |
2010-04-28 23:09:07 |
當媽媽的辛苦只有成為媽媽之後才最了解
我家小妹照顧女兒
有爸爸媽媽的幫忙
還有保母的照顧
感覺多了許多幫手
但是依然辛苦
24小時待命
這一份責任就是一輩子甜蜜的負荷
不能拋 不能棄
也是一輩子的功課與修行
不容易
|
|
|
|
舒 |
2010-04-28 22:51:56 |
為甚麼我說媽媽是24小時待命?
照顧小孩本來就無分日夜
從半夜餵奶數次,到孩子漸大,還是要半夜起床為孩子蓋被
或孩子半夜生病,也是媽媽在照顧〈鮮少是爸爸〉
至少於我而言,我這個媽媽是全年無休、24小時待命、毫不支薪
我想很多媽媽也是像我一樣
|
|
|
|
老推 |
2010-04-28 21:50:26 |
這28天我希望能有比較平靜的生活
不要太興奮,不要太刺激,也不要太沮喪
因為一有以上情緒,我覺得我就會破功
|
|
|
|
煙槍推 |
2010-04-28 21:46:39 |
這雖不是新聞,但還是告知大家一下
我又要戒菸了
因為最近我們家缺錢
老婆看到董氏基金會的戒煙比賽
5 月 2 日 ~ 5 月 29 日,連續四週完全不吸菸
戒煙成功就有可能得到三十萬的獎金
所以要我去參加
為期 28 天,需要三位見證人,中間需要抽兩次血做尼古丁檢測
為了錢,我決定再次試試看,反正就 28 天嘛!
|
|
|
|
玫瑰師 |
2010-04-28 21:39:04 |
親親
提供妳另一觀點:
〝媽媽〞這照顧者的角色和也是照顧者的〝社工〞最大的不同是
媽媽沒有支薪、全年無休、可能24小時待命
只要領薪水,不論多寡,都要敬業
何況社工是自己選擇的
成熟的人要學習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我可以了解妳一直試著為社工發聲
認為他們很辛苦,需要被支持、被肯定、被照顧
但我認為這只限於認真、敬業的社工
對於打混的、偷懶的、冷漠的、愛抱怨的社工,他們要深切自我反省
反省自己適不適合這份工作、反省自己對得起這份薪水嗎?
反省自己有無需要成長的地方?
當然,政府更需要反省
冷漠的大眾也要反省
唯有反省、改變才能拯救高風險家庭
這是社會的集體行動,已不限於社工
但社工畢竟是第一線工作者
角色之重要已不言而喻
多一點愛和行動,就可減少很多遺憾和傷痛
|
|
|
|
|| |
2010-04-28 16:36:17 |
如果一個醫生或護士,做到最後已…自我麻痺,無感無覺
那麼他與醫療器材沒兩樣
戒之!慎之!
|
|
|
|
||| |
2010-04-28 16:35:40 |
有自知之明的圈內人會說
法官做的
是神在做的工作
如此大任,我做不起
探究 神才知道的真相,做出 神才能確信的決定
切莫感情用事
當面無表情,喜怒不形於色
不可跟著當事人落淚
減少情緒性的用字譴詞
|
|
|
|
親 |
2010-04-28 16:12:23 |
我一直對照顧者(例如:母親)懷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這使我不忍苛責她們。
我們家三代同堂,
我從小就受到阿嬤和媽媽非常多的照顧。
我很黏阿嬤,
到了大學都還跟她睡同一張床。
也因此,我從小就聽了很多睡前故事,
阿嬤會說很多她在金門的早年故事,
裡頭包括了被婆婆欺負、生活很貧窮、為了養活一群孩子的辛酸。
相對的,
我小時候跟媽媽的關係不太好,
小六叛逆期常跟她吵架。
而且,阿嬤跟媽媽有婆媳關係,
我很自然地認同阿嬤。
上了大學,搬到宿舍,
有了一些距離,
讀了些女性主義文獻,
跟媽媽或哭或笑地溝通數次後。
我終於可以體諒她為什麼是個囉唆、常潑我冷水的媽媽。
她身處在一個父權的家庭裡,真的是辛苦了。
她要做大部分的家事,白天要上班,晚上要趕回家煮飯,
跟阿嬤關係不好時,家裡其他三個人(我、爸爸、弟弟)都不相信她說的是真的。
夾在她們兩人之間,
我也很辛苦,
我媽總希望我可以做個貼心的女兒,站在她那邊,
她老是跟我說阿嬤怎樣怎樣,我實在很怕聽這些話。
現在我長大了,我自己的想法是,
我的阿嬤和媽媽都是身不由己,
困在父權的家庭裡,為了孩子犧牲奉獻,有很多事要遷就別人的意志。
如果她們是不快樂的媽媽、婆婆,
我想這是因為她們生活在一個很容易讓自己變成那樣的體制中。
做為女人,做為她們的女兒、孫女,
我比較想改變體制,
讓這樣的輪迴不要再來一次。
我覺得願意承擔照顧的手是偉大的,即使這雙手有時會疲累、不耐。
我期許自己也有承擔照顧的雙手與心,
也期許社會給照顧者合理的對待與支持,讓她們/他們/我們能欣然承擔愛的勞務。
|
|
|
|
仲 |
2010-04-28 15:40:42 |
謝謝樹介紹這本書給我看
這本書第九章講路徑依賴
他提到熊貓的問題我覺得還蠻有趣的
不過我平常看的經濟科普書比較平民化一點
有點像是小說的那一種
或是講一些很生活的東西
像是"價格的秘密"
"免費"
這些書有興趣也可以去翻一翻喔
我覺得還蠻好看的
|
|
|
|
口艾 |
2010-04-28 15:38:15 |
法律離道德最遙遠
離感情最遙遠
離人命最遙遠
離幸福最遙遠
離和平最遙遠
離愛最遙遠
離神最遙遠
離我最遙遠
離光明最遙遠
|
|
|
|
暈頭轉向的仲 |
2010-04-28 15:34:47 |
我去誠品找了那本書來看
"國家的命運好好玩"
老實說
我看不懂
因為裡面提到很多國際政局的事件
還有一堆別的國家的人物名稱
整本書說是由經濟史的角度來看
但我覺得更像是"國際時勢分析"
我看了
序
第一章抉擇
第二章城市
第八章貪腐
第九章路徑依賴
我的預備知識不夠
我越看問題越多
裡面有很多政局分析
國際貿易
國際貿易事件
地區的特色等等
這些我都不了解
我實在是真的看不懂
但是以文章脈絡分析來說
我相信確實是一本不錯的書
他裡面有很多不錯的分析
並非單單只由經濟史的角度來看
不過他在"序"
要把講經濟史等於是要把經濟跟歷史結合在一起
這可是個大工程
政局發展國際事件也是歷史的一部份
可惜我對這方面不是很了解
所以去誠品帶了挫折感回家
|
|
|
|
請不要對我放棄 |
2010-04-28 15:27:41 |
今年最大的願望
就是做一名「責任者」
上週六晚的事
這幾天不時想著
認了自己,不防衛
才可能改變……
真的想改變嗎
再不改變,怕太遲了… 怕代價再付不起
另一面,怕著改變之後…
(有一股堅硬的聲音吶喊:Do NOT 做一個感情豐沛的人 )
協商、折衷一下:微調 好了
(當然,不然妳以為自己這麼神,說要突變就能突變啊)
(妳沒聽過「突飛猛進」這句話嗎?)
(既然有這句話,就代表 突變是有可能的!)
PS 我是個麻煩,讓人生厭,使人心痛 ?
|
|
|
|
惡 |
2010-04-28 15:13:37 |
弟弟與我
都不太善於與小小朋友親近
很久以前
我曾偷偷欺負嬰兒時候的表弟
鬥他,弄他,故意吵他,讓他又哭又叫
現在想起來,才赫然驚覺自己挺過份的,居心叵測
就像我娘曾經懺悔、哽咽地說:
我以前太過份了
妹妹(我阿姨)還那麼小,我對她動手
妳(我)還那麼小,我竟然對妳動手
|
|
|
|
Q Q |
2010-04-28 15:06:58 |
看我的字跡
以前有人說:挖-好像小學生
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了
因為心智是小學生
舒曰:身體改變了-心理就會跟著變
那我試著來改變字跡--邊抄經邊鍊字……希望心智一天天跟著變
|
|
|
|
親 |
2010-04-28 15:06:56 |
看大家討論社工的問題很熱烈,
我想到之前在路邊看到一個很讓我心疼的畫面,
一個媽媽抱著一個好可愛、一歲多的孩子,
不知孩子怎麼了,
那個媽媽死命打她的手臂,
孩子哭得好大聲。
看了好不忍。
但我不敢上前制止,
因為我想像那個媽媽會給我冷冷的回應,或者說「這不干我的事」。
現在想來,我應該不要在意自己,
多一點勇氣跟力量才對。
我也在想,那個媽媽一定也需要幫助,
不知她過著怎樣的生活,讓她要這樣拿孩子出氣。
看到玫瑰師的留言,
我覺得妳是用心、而不是用頭腦在感受小妹妹的這件事。
希望我也可以多用些自己的感性。
祈求神幫助孩子,也幫助那些照顧孩子的人。
|
|
|
|
29 |
2010-04-28 14:38:29 |
每一個前輩也都說了
如果你想要賺大錢
就不應該來讀法律
法律本質上就是為人解決紛爭的一種工具,一種管道
是一個 為人民謀福祉的職業
古諺云 人民的福祉是最高的律法
除了專業外
更需要懷有 對當事人的同理心 (冰冷的法律人最需補強)
對原則的堅持
對誘惑有 say NO 的魄力
|
|
|
|
晶晶 |
2010-04-28 13:18:27 |
社工的薪水跟一般工作比起來其實不算低
如果你想要賺大錢
就不應該來當社工
社工原本就是一個服務助人的工作
除了專業外
更需要一份熱情 堅持 愛心 與使命感
對於助人的使命感
|
|
|
|
金剛石 |
2010-04-28 11:20:10 |
給仲
前幾天我才跟語聊到這個問題
為何明清以降 士人不再胸懷天下?
八股取士 廷杖錦衣衛 東西內廠亂政
更別提後來清廷入關 大肆鎮壓反清士人
讓有志於世之人 大多學習顧亭林的至死不仕
偶有張文忠、王文成、曾文正等入仕後保持本心者
但他們或與宦官掛勾 或曾遭流放 或曾作出有愧己心之事
唉 要出淤泥而不染 可不是件容易事啊
順帶一提 為什麼我不提清朝大興文字獄?
因為文字獄自古即有 蘇軾都差點中招 所以略而不提
|
|
|
|
語 |
2010-04-28 11:04:12 |
給蘇蘇
其實上周每次看到媒體在報導那個小妹妹的生活或者是夢想
總覺得這種報導就像是「祭文」
其實每次看都會為她感到悲憤
小妹妹的無辜死亡,無能的社會體制是最大的幫兇
然後,我就會想到之前不斷出現的攜子自殺的消息
總替這些來不及長大的孩子感到憤怒和悲傷
|
|
|
|
仲 |
2010-04-28 11:00:22 |
看到語給老師的回應
我就想到上星期六我給鵬的回饋
我說以前古代很多士人都是胸懷天下
是到了明清以後才變少
我得承認我這種說法是有點瑕疵的
其實明清的士人很多人也是胸懷天下
畢竟古人的教育就是教人造福百姓
不過沉淪都是有個過程
就像阿扁
看他的家庭環境
我相信他是個樸實的台南人
不過他沉淪也是有個過程的
和珅也是大陸戲劇就把這過程拍出來了
和珅一開始也是精明幹練想做大事
他也是逐步沉淪的
我在看書的時候會覺得明清士人特別的有志難伸
我心信台灣還是有很多為國為民的人
但感覺是社會環境讓他無所作為
舉個例子
彭懷真說句真會就被逼下台
社工界說要用封殺東海社工實習機會這種流氓行為
這不正是社會環境對那些有志之士的壓榨
讓他們有志難伸
所以我記得我更早之前說了一句話
我覺得台灣需要的是曹操
|
|
|
|
語 |
2010-04-28 10:54:33 |
給樹
確實「今天為什麼不是阿根廷剝削北美,而是反過來呢?」
這是個好問題
那可以請你分享,你從書中所了解的原因嗎?
|
|
|
|
金剛石 |
2010-04-28 10:50:06 |
語講得很詳細
我就只舉健保調漲的例子來看台灣人多冷漠
之前吵調漲 說單身有罪云云
AVBS就去訪問一個單身的小貴婦
這位小貴婦就開始罵
我一年看病也不過一次 憑什麼我要繳更多健保費?
但全民健保是什麼?
其實是一種社會捐助 大家有病沒病都來集資
讓人(特別是沒錢的窮人)有需要時獲得健保給付
如果你用作善事的概念去想 每個月繳的健保費
不只是幫助自己 還幫助不少人哩!
但很不幸 台灣的右派思想濃厚
即便是小老百姓 大家都自以為是郭台銘
多扣一毛稅 多繳一滴健保費 就像要了命
對於這麼左的做法 一點都不能適應
|
|
|
|
語 |
2010-04-28 10:49:39 |
給樹
我並不是在批評你的分享
只是指出你在分享時需要留意的地方
你在分享書的部分段落時
需要留意到你在提出論述的完整性,你在分享時不要只分享一半
節錄你的原句
「結果可能反而是少數人的意志得以遂行
因為要組織少數人游說政府,需要的成本
比組織大眾要少得多 」
是的,你並沒有說機率比較大
但是這段文字後面用成本較少做為支撐
這容易給人造成誤解
(像仲就會覺得這段文字怪怪的)
因為這是從書中截取引述,缺少了前後論述脈絡
你是可以加入自己的意見去解釋這段文字
避免誤會的發生
|
|
|
|
語 |
2010-04-28 10:39:02 |
給蘇蘇
其實講選票考量,這是有點簡略的說法
深入來講,這有部分是因為民主政治需要政治人物拿出"實質政績"來吸引最多得票
而社會福利與弱勢關懷的議題,
一則這並不是屬於能夠短期努力看出成效,並且造成的效果是無形的
雖然弱勢會得利,可是大多數不屬於弱勢的人感覺不到
(所以會有許多政治人物喜歡包工程蓋蚊子館,不僅可以利益分贓
因為有這棟建築物代表一種他們真正有做事的證據)
二則往往社會福利的相關政策必須要增加預算,而預算怎麼來?
從國家來,可是國家的經費卻是從收稅來,而牽扯到加稅
會挑動選民的敏感神經
(這就像是光是健保費調漲,就是往往礙於選舉考量,
讓歷屆執政黨都不敢輕易去碰這塊)
北歐國家的社會福利雖然很好,可是他們國家的稅率是相當重的
三則以台灣的狀況來說,
從經濟角度來講,台灣的經濟長久以來就是以外貿為主
而經濟依賴外貿的結果,造成資本家與財團對於台灣政府的影響力非常大
而這票人最喜歡要求政府減稅
而社會福利政策跟這群人的利益是相衝突的
並且這群有錢人的生活境遇很好,也不太會利用到社會福利
從社會的意識形態來講
台灣長期缺乏一種左派批判與關懷的氛圍
可以這麼說在綠黨出現之前,台灣其實是沒有左派政黨的
(民進黨的路線在執政後,也失去了它原本社會關懷的初衷)
|
|
|
|
樹 |
2010-04-28 10:37:25 |
語:
我剛剛看了妳可能看到的那篇簡介
我覺得妳可能對那本書有所誤解:
就拿妳認為,美國的繁榮是建立在對中南美的剝削上
就算我姑且同意這是美國目前繁榮的主要因素
那麼還有一個問題存在:
那今天為什麼不是阿根廷剝削北美,而是反過來呢?
這本書的那一章要回答的就是這個問題
|
|
|
|
金剛石 |
2010-04-28 10:36:34 |
給樹
語說得沒錯 由於經濟學方法論比較接近傳統科學
許多因素要不是被省去 就是被化約
反而有見林不見樹之感
不過 親愛的語
米帝的繁榮不只是建築於對中南美洲的剝削上
而是建立於對全世界的剝削上
所以蘇聯要打倒米帝 真的有其思想根據的
烏啦!!
|
|
|
|
玫瑰之愛 |
2010-04-28 10:35:17 |
今早寫完幾篇有社工的留言
剛剛實在忍不住趴在桌上哭泣
為那死去的孩子
為全天下所有來不及長大的孩子
為現在仍在擔心受怕的孩子和痛苦的家庭
祈禱神給我機會能直接幫助到他們
祈禱神的愛能照顧到他們
我的淚水啊
為何像今晨的雨落個不停呢?
|
|
|
|
金剛石 |
2010-04-28 10:32:18 |
除此之外
媒體斷章取義式的報導
也是人民對公眾事務與社會改革冷漠的來源
看看毛治國的那句「冰櫃」
從各家媒體看 都很沒同理心
但還原現場狀況
其實是有記者問毛這種爛問題
才得出這種爛答案
|
|
|
|
仲 |
2010-04-28 10:31:14 |
我昨晚看到那段文字就感覺怪怪的
但說不出什麼
沒想到語今天就解釋了一些東西
還是本行的有道行
不過我下午應該還是會去誠品翻來看看
|
|
|
|
樹 |
2010-04-28 10:30:50 |
語:
我只說少數人的意志"可能"遂行
並沒有說過少數人意志遂行的機率"比較大"
|
|
|
|
金剛石 |
2010-04-28 10:29:38 |
過去K黨在李登輝上台後
逐漸與黑金財團走在一塊
許多社福團體不得不與D黨站在一起
為社會改革努力
但D黨上台後 對當年支持他們的社福有什麼貢獻?
除了為林義雄廢核四之外 恐怕沒有什麼明顯的作為
大多數人民譴責過他們嗎?沒有
大家看的 都只是吃不吃得飽
現在馬上台後 主軸還是救經濟
社會改革放一邊
要不是虐童事件頻傳 人民會注意嗎?不會
追根究底 無論是什麼政體
人性自私的黑暗面 都只會期待政府為自己做事
所以公眾的冷漠 才是真正殺害孩子的兇手
|
|
|
|
金剛石 |
2010-04-28 10:22:44 |
我一直覺得
現在台灣人老笑大陸人笑貧不笑娼
其實自己根本沒資格說什麼
無論經濟好或壞
多少人只顧自己荷包
連小小的零錢都不願捐?
大多數的人民既是如此冷漠
那很不幸 我們就會出現冷漠的
向錢看的 沒有同理心的政府
因為民主 就是人民用選票選出政府
那也是一種心理的認同與投射
|
|
|
|
語 |
2010-04-28 10:21:49 |
給樹
之前你說過
經濟學的邏輯跟你的理工背景比較契合
也最容易理解經濟學的知識
那也是因為經濟學最喜歡用模型去談理論
但是這種方式,卻也造成它最大的侷限性
簡略的經濟學模型無法去真正預測排除在模型以外的影響因素
因為有些無法被量化的因子反而是更重要的影響要素
(前幾年的金融風暴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你想要更深入了解社會問題的話
需要更廣泛的跨領域閱讀
|
|
|
|
語 |
2010-04-28 10:20:09 |
給樹
另外,你要注意到你所分享的
「如果一個政策會對少數人有利,但會對大多數人不利
結果可能反而是少數人的意志得以遂行
因為要組織少數人游說政府,需要的成本
比組織大眾要少得多」
這是有很大的邏輯問題
第一個問題:
遊說成本低不代表遊說成功機率大
確實組織少數人遊說政府的成本會比組織大眾少
但並不代表這批少數人的實現機率大
而且組織大眾的方式,有時並不會用到許多成本的
反而傳播與網路科技所激發出來的部分聲音,就會被當成大眾的民意去運用
第二個問題:
你要看到,一些決策的做出,確實會產生對少數人有利,但是對大多數人不利
但是要看這群獲利的少數人,他們的權力位階是在哪裡?
還有這個決策所影響到的利益種類是哪些?
如果這批獲利的少數人,他們是弱勢族群,反而是比較難反抗優勢的"大眾意見"
如果一個推動兒童保護的法案,必須要加稅於大眾來增加兒童保護的經費
這是有利於少數人的,可是因為加稅於大眾,
這會引起不願意加稅的多數人反對的聲浪
另外舉個例
樂生療養院的保留運動 是有利於少數樂生院民的權利
但是卻會拖延到新莊線的施工期限,導致新莊市交通不順影響到大眾方便
在這個例子裡,其實樂生院民以及協助他們的社運者,
其實是位於一個不利、弱勢的地位
去對抗號稱有新莊民意支持的台北縣政府
|
|
|
|
仲 |
2010-04-28 10:19:30 |
最後再說
以社工那種工作方式
就算是2.5萬也夠高了
有的人一天拼8小時出勞力
月薪兩萬初頭
我想問一下那些社工有拼8小時嗎
根本沒有
有的人一天拼了8小時還要加班
下了班很累洗個澡看的電視就睡了
薪水來還比社工起薪低
所謂薪水高低不能只單看薪資數字
還要看他的工作性質情況內容
社工說他有多辛苦我都能找出比她辛苦勞累
薪水更低的人
我有大學社團朋友就是社工師
要說它們的工作情況
不敢說全盤了解
但我也略知一二
在我看來薪水不低阿
|
|
|
|
語 |
2010-04-28 10:18:45 |
給樹
我剛剛看了你所說的那本書的網路簡介
基本上,我個人初步的感覺
這本書從經濟史的角度切入,是有滿大的論點偏頗問題
確實決策是否明智是會決定國家的成敗
但是影響決策的原因不單單是僅有經濟的考量
像它所舉的美國與阿根廷的對比
很難說這是阿根廷本身決策者的錯誤
美國對於中南美洲的金援外交以及經濟操控
反而是最大的影響
美國的繁榮實際上是建築在它對於中南美洲的剝削上
經濟史的觀察角度是有它的參考價值
但是在我們社會科學領域的看法
經濟角度的觀察反而是最容易簡約了實際問題的複雜性
|
|
|
|
仲 |
2010-04-28 09:59:08 |
給老師
是真的不低阿
可是如果做社工的人
老想著一些物欲的東西
那當然錢不夠用
不用說社工
就算你今天是部長級的人
心裡想的是我要享受什麼什麼
一個月20萬都不夠他花
最後乾脆貪汙
最簡單來看趙建銘
一餐最少500元耶
吃的那麼肥
他是醫生會缺錢嗎當然不會
可是他照樣污錢
所以我當初就說
社工有心的話這些錢就會去做了
社工沒心的話給她十萬
出了包照樣出來哭腰
是真的不低
我有那樣的薪水照樣能遊山玩水
順便一題我以前在教育部工作的一個庫房管理員
我都叫她賴大哥
他說他以前不愛念書
20幾年來薪水都是3萬出頭沒變過
人家養活他家4口還能出國玩
社工那點錢說沒錢
是他欲望太大心不在服務人民
一出包就哭腰工作量大薪水不夠
反正就是沒肩膀沒擔當又沒心
屁話那麼多
|
|
|
|
蘇蘇 |
2010-04-28 09:51:45 |
我打了幾個電話 了解社工的待遇
也沒多低阿
大概就像出版社、媒體的編輯人員或一般公司的行政人員
只是不知和一般教師比如何
但我覺重點不在錢
而是人格特質和價值觀
當然還有整個體制問題,那是政府要做的事
歷屆沒一個政府重視過社會福利 弱勢關懷這塊領域過
據石說 因這塊領域沒選票
|
|
|
|
給社工界 |
2010-04-28 09:39:04 |
社工是救人 救貧 救困 救命工作
而且都是站在第一線,直接面對案主
這意義多麼神聖!這角色多麼重要!
對我而言,這比賺多少錢來的有價值多了
如果沒有這種價值觀而去幹社工
不是邊做邊抱怨,就是邊做邊偷懶
何苦呢!
也傷害到多少高風險家庭、多少無辜的孩子!
不能降低物慾需求的,或沒有上述價值觀的
就趕緊把位子讓出來吧
一定有比你適合 比你能勝任的人在等你離職,補你的缺
|
|
|
|
玫瑰 |
2010-04-28 09:26:03 |
社工界常抱怨待遇低
多少叫低,多少叫高?〈仲子一直說不低阿〉
社工這種助人職業本就不可能領到多高的待遇
如你很需要物質報酬
根本就不應讀這科系、選這工作
去跑業務、賣小吃、擺攤子、做生意一定比社工錢多
如果給你高薪,你就可保證愛心會增加、行動力變積極?
那時會不會又有其他的抱怨出來?
光是幫社工調薪或調整工作量還不夠
最重要得是幫助他們調整人格特質
對人充滿同情心或同理心的,或有大愛無私情懷的人
待遇雖低,但不會影響其熱誠積極度
|
|
|
|
舒舒 |
2010-04-28 09:10:29 |
前天新聞有說
在批評的聲浪下
現在某些縣市的社工界確實比以前積極點
看來人民的憤怒是有用的
只是如果要靠人民的憤怒,我們的孩子才能得救
那真是太可悲、太可鄙了
我到現在還在心疼那被逼自殺的孩子
走筆至此,心情有點激動,很想落淚
|
|
|
|
晶晶 |
2010-04-28 09:02:59 |
給羽
覺得最近的妳變成熟了
獨當一面的負責接待與收費
青梅說要傳承工作
在妳身上我發現妳的成長與改變
頭腦清楚 條理分明
也主動積極很多
謝謝妳也恭喜妳
|
|
|
|
晶晶 |
2010-04-28 08:41:45 |
結束成果展發現時間變慢了
感覺過了好久
成果展前一連串排練
排練很緊湊 豐富又札實
生活中很少有這樣的機會讓自己覺得充實圓滿
在舞蹈中可以
在排練中可以
在未目標理想奮鬥時可以
找到讓自己生命發光發亮的時刻
是一份幸福
|
|
|
|
晶晶 |
2010-04-28 08:19:18 |
給貝殼
看到妳與小荳荳我有很多感動
想起妳曾經的焦慮 挫折與渴望
從桃花源開始妳找到了生命的力量
找到你的好伴侶
聽妳說起
妳這輩子最聰明的選擇就是嫁給妳老公
看到妳家的小荳荳
果然是一個標緻的小美女
恭喜妳
|
|
|
|
樹 |
2010-04-28 00:00:56 |
仲:
書名是"國家的命運好好玩"
它是用經濟史的角度,分析各國的貧富發展
|
|
|
|
仲 |
2010-04-27 23:54:04 |
請教樹是哪一本書
感覺你引了他的一小段
但總覺得這說法怪怪的
我想翻來看看~~謝謝
|
|
|
|
仲 |
2010-04-27 23:51:41 |
人民的憤怒確實可以改變
但是要靠人民的憤怒來改變
這樣的話我還蠻不滿的
|
|
|
|
樹 |
2010-04-27 23:48:22 |
最近在看的一本書
就講到如果一個政策會對少數人有利,但會對大多數人不利
結果可能反而是少數人的意志得以遂行
因為要組織少數人游說政府,需要的成本
比組織大眾要少得多
|
|
|
|
樹 |
2010-04-27 23:45:22 |
我常常在看一個地理博士生的blog
最近他也在關心國道三號走山事件
他發現造成這次走山的地質因素
幾乎是n年前的林肯大郡事件的翻版
之前因為林肯大郡,有個"地質法"的草案
不過疑似因為擋到建商財路
被建商策動立委擋下
人民的憤怒可以造成改變
前提是人民要得到充足的資訊
|
|
|
|
親 |
2010-04-27 11:03:35 |
我覺得我就是老師在成果展上說的:
頭腦用太多的人。
昨天又體會到,
思慮太多,其實對自己沒有幫助。
我決定要聽珠珠的話,
有毅力地來抄寫心經。
我很喜歡聽大家叫我親親耶,
(雖然有點害羞>///)
以後這就是我的新綽號啦!
|
|
|
|
笑恆 |
2010-04-27 03:12:54 |
發覺自己有點懶了,怎麼辦?
生活不刺激,會覺得窮極無聊
生活太刺激,心臟會受不了
|
|
|
|
|